想玩 Stable Diffusion,但電腦不夠力,又不想花錢買貴森森的顯卡怎麼辦?除了使用 Google Colab 外還有另一個選擇,就是到 AWS 開有 GPU 的 EC2!以下分享如何透過 AWS CloudFormation 一鍵架設,整體適合有初步雲端或 Linux 經驗的人,初學者照著步驟也能完成,但有些專有名詞可能需要額外研究了解。
Share:
想玩 Stable Diffusion,但電腦不夠力,又不想花錢買貴森森的顯卡怎麼辦?除了使用 Google Colab 外還有另一個選擇,就是到 AWS 開有 GPU 的 EC2!以下分享如何透過 AWS CloudFormation 一鍵架設,整體適合有初步雲端或 Linux 經驗的人,初學者照著步驟也能完成,但有些專有名詞可能需要額外研究了解。
朋友的 WordPress 網站是五年前幫他架設在 AWS EC2 上,這五年來沒有特別的維護與升級,終於(?)在今年的一月被駭客入侵,網站出現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帳號和色情文章。於是開始拯救與升級 legacy 架構的挑戰,此篇分享整個遷移和升級過程,大家一起來看看吧!
在設定 AWS Lambda Memory 上限時,是否只考慮實際應用所需呢?這裡有一個陷阱,AWS Lambda Memory 大小和執行實體的 Performance 有關!
AWS Lambda 的計價方式是以每 1 毫秒執行時間為基準,依照 Memory 大小進行階梯定價。因此,Memory 越大的實體,性能越高,執行時間越短,反而可能比 Memory 低的實體更有成本效益!
本篇文章分享實例數據,透過圖表分析思考過程,並提供一些策略給大家參考。
在 0元用 SBC 架設自己的 WordPress 網站 #3 速度優化 中提到使用 Cloudflare 做 cache,並安裝 WP Cloudflare Super Page Cache 外掛,讓他在發布新文章的時候自動做 preload。
但這個套件是透過 WordPress 主機所在位址對 Cloudflare 做 curl,因此 cache 並沒有發佈到全世界,於是我想到利用 AWS lambda 來實現。以下就來看看如何操作!
在開發上,很多時候我們必須為不同的環境給予不同的 configure。如果使用第三方 api,還需要設定對應的 credentials。
以往貪圖方便,通常會直接在 code base 裡面指定,或是另外給定一個 .env 檔來切換不同環境所需的變數。但這會有一個缺點,假如今天有一個設定值必須修改,因為我們把設定 hard code 的情況下,變成必須重新上一版才能解決,耗時又費工。同時如果把 credentials 也寫入檔案上 git 的話,也會有資安上的風險。
如果是使用 kubernetes 來做管理的話,可以使用它提供的 config map 和 secrets 來解決。但如果還沒導入 kubernets,有別的通用解決方案嗎?他就是今天要討論的 AWS Paremeter Store。
在 Microservices Patterns (可參考 https://microservices.io) 這本書中提到微服務間的通信可以簡單分為兩類:
同步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打 API,如 Restful 或 gRPC。使用起來簡單直覺,只要以前有設計過 api 的人都可以簡單上手。但主要缺點如下:
在 Kafka + Debezium 串流 DB – 原理介紹 說明整體的概念,這邊就來分享一下實戰步驟!
在「架構重整 – 使用 Route 53」中有提到,為了將案例中的主要網域 xxxx.com 轉址到 www.xxxx.com,我採用了 CloudFront 的方式來實現。主要是不想另外再用一個 nginx 負責轉址(需要額外的設定與維護),傾向使用 AWS 原生服務來完成,減少管理的資源。實現的方式也很簡單,只需要一個 S3 bucket,前面掛上 CloudFront,並到 Route 53 做對應設置即可。同時也使用 AWS 提供的 SSL 簽證,再也不用花冤望錢繳保護費了!
在「架構重整 – 使用 ELB 與 Docker」中,已經完整描述我如何從 legacy sysytem 轉移至使用 Docker 和 ELB 來建立可用性高的系統架構,但其中沒有提到 Route 53 的設定,因此這邊詳細補充說明一下如何設定 Route 53,以及為何要使用 Route 53。
Route 53 也是 AWS 服務之一,他其實就是 DNS (Doman Name System),可能有人會好奇說,如果是在 Godaddy 等網域公司購買網域,都會附上免費的 DNS 服務,為何需要轉移到 AWS 上面?
J
雖然大學唸的是生物,但持著興趣與熱情自學,畢業後轉戰硬體工程師,與宅宅工程師們一起過著沒日沒夜的生活。之後憑著一股傻勁與朋友創業,再度轉戰軟體工程師,一手扛起前後端、雙平台 app 開發,過程中雖跌跌撞撞,卻也累計不少經驗。
可惜不是那 1% 的成功人士,於是加入其他成功人士的新創公司,專職開發後端。沒想到卻在採前人坑的過程中,拓寬了眼界,得到了深層的領悟。...more